利用3D 列印技術直接或間接製作引導骨再生術之鈦網:病例系列

江晟嘉 江晟嘉, 林書緯 林書緯, 林孟瑤 林孟瑤, 王少君 王少君, 張盈盈 張盈盈, 袁國 袁國
{"title":"利用3D 列印技術直接或間接製作引導骨再生術之鈦網:病例系列","authors":"江晟嘉 江晟嘉, 林書緯 林書緯, 林孟瑤 林孟瑤, 王少君 王少君, 張盈盈 張盈盈, 袁國 袁國","doi":"10.53106/102799622022052701007","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n 研究目的:鈦網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優異的機械強度,已廣泛地用於重建齒槽骨缺損的治療,臨床上可達到優異且穩定的骨增加成果。但傳統鈦網仍有一些缺點,包括術中彎折耗時、術後較易因暴露而造成後續併發症等問題。近年來數位化設計與製造逐漸發展成熟,藉由數位化技術製造客製化鈦網可能改善傳統鈦網的某些缺點,以達到更穩定的臨床結果。 本篇病例系列報告的目標在於討論數位化客製鈦網的設計考量和製作流程,並對於進行引導骨再生的臨床治療結果做初步的探討評估。 材料與方法:本篇案例包含兩位病患,皆因齒槽骨缺損問題,需要在植牙當下同時進行骨擴增治療 (bone augmentation)。兩位患者分別接受不同3D 列印輔助製作的客製化鈦網,一例在3D 列印模型上預先彎折鈦網,另一例為直接3D 列印客製化鈦網。 結果:3D 列印輔助客製化鈦網的使用,有效縮短手術的時間;於術後6 至7 個月觀察到穩定的骨再生效果,追蹤植體受力後半年至一年,齒槽骨水平皆穩定。 結論:3D 列印輔助客製化鈦網可提供多項優勢,仔細觀察臨床情況作為設計依據且熟悉數位系統的操作流程,做出良好的設計和選用適當製造技術是達成穩定臨床治療結果的關鍵。未來值得進行較大樣本數、具有對照組的臨床試驗,進一步釐清其優缺點。\n \n","PeriodicalId":31271,"journal":{"name":"Tai Wan Jiao Yu She Hui Xue Yan Jiu","volume":"33 1","pages":""},"PeriodicalIF":0.0000,"publicationDate":"2022-05-01","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null,"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Tai Wan Jiao Yu She Hui Xue Yan Jiu","FirstCategoryId":"1085","ListUrlMain":"https://doi.org/10.53106/102799622022052701007","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JCRName":"","Score":null,"Total":0}
引用次数: 0

Abstract

研究目的:鈦網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優異的機械強度,已廣泛地用於重建齒槽骨缺損的治療,臨床上可達到優異且穩定的骨增加成果。但傳統鈦網仍有一些缺點,包括術中彎折耗時、術後較易因暴露而造成後續併發症等問題。近年來數位化設計與製造逐漸發展成熟,藉由數位化技術製造客製化鈦網可能改善傳統鈦網的某些缺點,以達到更穩定的臨床結果。 本篇病例系列報告的目標在於討論數位化客製鈦網的設計考量和製作流程,並對於進行引導骨再生的臨床治療結果做初步的探討評估。 材料與方法:本篇案例包含兩位病患,皆因齒槽骨缺損問題,需要在植牙當下同時進行骨擴增治療 (bone augmentation)。兩位患者分別接受不同3D 列印輔助製作的客製化鈦網,一例在3D 列印模型上預先彎折鈦網,另一例為直接3D 列印客製化鈦網。 結果:3D 列印輔助客製化鈦網的使用,有效縮短手術的時間;於術後6 至7 個月觀察到穩定的骨再生效果,追蹤植體受力後半年至一年,齒槽骨水平皆穩定。 結論:3D 列印輔助客製化鈦網可提供多項優勢,仔細觀察臨床情況作為設計依據且熟悉數位系統的操作流程,做出良好的設計和選用適當製造技術是達成穩定臨床治療結果的關鍵。未來值得進行較大樣本數、具有對照組的臨床試驗,進一步釐清其優缺點。  
查看原文
分享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复制链接
本刊更多论文
利用3D 列印技术直接或间接制作引导骨再生术之钛网:病例系列
研究目的:钛网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机械强度,已广泛地用于重建齿槽骨缺损的治疗,临床上可达到优异且稳定的骨增加成果。但传统钛网仍有一些缺点,包括术中弯折耗时、术后较易因暴露而造成后续并发症等问题。近年来数位化设计与制造逐渐发展成熟,借由数位化技术制造客制化钛网可能改善传统钛网的某些缺点,以达到更稳定的临床结果。 本篇病例系列报告的目标在于讨论数位化客制钛网的设计考量和制作流程,并对于进行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治疗结果做初步的探讨评估。 材料与方法:本篇案例包含两位病患,皆因齿槽骨缺损问题,需要在植牙当下同时进行骨扩增治疗 (bone augmentation)。两位患者分别接受不同3D 列印辅助制作的客制化钛网,一例在3D 列印模型上预先弯折钛网,另一例为直接3D 列印客制化钛网。 结果:3D 列印辅助客制化钛网的使用,有效缩短手术的时间;于术后6 至7 个月观察到稳定的骨再生效果,追踪植体受力后半年至一年,齿槽骨水平皆稳定。 结论:3D 列印辅助客制化钛网可提供多项优势,仔细观察临床情况作为设计依据且熟悉数位系统的操作流程,做出良好的设计和选用适当制造技术是达成稳定临床治疗结果的关键。未来值得进行较大样本数、具有对照组的临床试验,进一步厘清其优缺点。
本文章由计算机程序翻译,如有差异,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求助全文
约1分钟内获得全文 去求助
来源期刊
自引率
0.00%
发文量
4
审稿时长
24 weeks
期刊最新文献
Review of Yuan, He & Hu (2023): Pedagogical Grammar and Grammar Pedagogy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view of Zhang & Zhang (2022): Introducing Chinese Linguistics: A handbook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nd learners 照顧一位血液透析病人無望感之護理經驗 慢性腎臟病與牙周病之關聯性 運用共享決策照護一位末期腎病病人面對透析模式選擇之護理經驗
×
引用
GB/T 7714-2015
复制
MLA
复制
APA
复制
导出至
BibTeX EndNote RefMan NoteFirst NoteExpress
×
×
提示
您的信息不完整,为了账户安全,请先补充。
现在去补充
×
提示
您因"违规操作"
具体请查看互助需知
我知道了
×
提示
现在去查看 取消
×
提示
确定
0
微信
客服QQ
Book学术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反馈
×
意见反馈
请填写您的意见或建议
请填写您的手机或邮箱
已复制链接
已复制链接
快去分享给好友吧!
我知道了
×
扫码分享
扫码分享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