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质膜内源CDPK对植物转脂蛋白CaMBP-10的磷酸化及CaMBP-10对激酶自磷酸化的影响

赵玉龙, 谢万钦, 胡文全, 张映熠, 张蕊, 李翠凤
{"title":"豌豆质膜内源CDPK对植物转脂蛋白CaMBP-10的磷酸化及CaMBP-10对激酶自磷酸化的影响","authors":"赵玉龙, 谢万钦, 胡文全, 张映熠, 张蕊, 李翠凤","doi":"10.1360/ZC2009-39-9-862","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植物转脂蛋白(LTPs)是多基因编码的蛋白家族, 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 虽然LTPs的确切功能至今仍不完全清楚, 但它参与植物生物、非生物胁迫反应以及它的抗性功能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关于LTPs功能的调节机制目前几乎一无所知. 最近, 从白菜中分离的钙调素结合蛋白-10(CaMBP-10)被鉴定为植物转脂蛋白家族成员, 并且, 体外实验证明钙调素(CaM)调节其脂质结合活性. 为了深入了解转脂蛋白功能的调节机制, 本文研究了CaMBP-10的磷酸化作用, 发现 CaMBP-10 可被豌豆质膜内源性蛋白激酶磷酸化, 钙离子(Ca2+)能刺激磷酸化, 钙螯合剂EGTA以及CaM拮抗剂W-7和TFP 均能显著抑制磷酸化. 免疫印迹分析最终确定该激酶为CDPK家族成员. 构建突变体进一步研究了CaMBP-10的磷酸化位点, 发现其位于蛋白的C-末端区域, 并与已确定的CaM结合位点重合. 同时, 分析结果表明CaM能抑制CaMBP-10的磷酸化. 反之, CaMBP-10的磷酸化又能阻断其与CaM的结合, 显示出两种调节方式相互竞争的特点. 为深入研究磷酸化作用对CaMBP-10脂质结合活性的影响, 构建突变体(Ser83Asp, Ser85Asp)以模拟磷酸化状态. 实验结果显示, 磷酸化作用能显著增强CaMBP-10的脂质结合活性, 而且突变体的脂质结合活性不受CaM的影响. 采用胶内磷酸化测定法(in-gel kinase assay)研究了激酶的自磷酸化特点以及CaMBP-10对激酶自磷酸化的影响, 发现CaMBP-10能激活激酶的自磷酸化, 激酶的自磷酸化又能促进其对底物的磷酸化作用. 这样, 激酶的自磷酸化与底物的磷酸化形成一种“正反馈环”的调节模式. 综合研究结果, 本文首次证明了LTP受CaM结合和CDPK磷酸化的双重调节. 而且, CaM结合位点与磷酸化位点的重合预示可能存在特殊的调节机制, 以协同应答胞内的Ca2+信号.","PeriodicalId":49127,"journal":{"name":"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Life Sciences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volume":"6 1","pages":"862-872"},"PeriodicalIF":0.0000,"publicationDate":"2009-09-20","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null,"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Life Sciences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FirstCategoryId":"1085","ListUrlMain":"https://doi.org/10.1360/ZC2009-39-9-862","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JCRName":"","Score":null,"Total":0}
引用次数: 0

Abstract

植物转脂蛋白(LTPs)是多基因编码的蛋白家族, 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 虽然LTPs的确切功能至今仍不完全清楚, 但它参与植物生物、非生物胁迫反应以及它的抗性功能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关于LTPs功能的调节机制目前几乎一无所知. 最近, 从白菜中分离的钙调素结合蛋白-10(CaMBP-10)被鉴定为植物转脂蛋白家族成员, 并且, 体外实验证明钙调素(CaM)调节其脂质结合活性. 为了深入了解转脂蛋白功能的调节机制, 本文研究了CaMBP-10的磷酸化作用, 发现 CaMBP-10 可被豌豆质膜内源性蛋白激酶磷酸化, 钙离子(Ca2+)能刺激磷酸化, 钙螯合剂EGTA以及CaM拮抗剂W-7和TFP 均能显著抑制磷酸化. 免疫印迹分析最终确定该激酶为CDPK家族成员. 构建突变体进一步研究了CaMBP-10的磷酸化位点, 发现其位于蛋白的C-末端区域, 并与已确定的CaM结合位点重合. 同时, 分析结果表明CaM能抑制CaMBP-10的磷酸化. 反之, CaMBP-10的磷酸化又能阻断其与CaM的结合, 显示出两种调节方式相互竞争的特点. 为深入研究磷酸化作用对CaMBP-10脂质结合活性的影响, 构建突变体(Ser83Asp, Ser85Asp)以模拟磷酸化状态. 实验结果显示, 磷酸化作用能显著增强CaMBP-10的脂质结合活性, 而且突变体的脂质结合活性不受CaM的影响. 采用胶内磷酸化测定法(in-gel kinase assay)研究了激酶的自磷酸化特点以及CaMBP-10对激酶自磷酸化的影响, 发现CaMBP-10能激活激酶的自磷酸化, 激酶的自磷酸化又能促进其对底物的磷酸化作用. 这样, 激酶的自磷酸化与底物的磷酸化形成一种“正反馈环”的调节模式. 综合研究结果, 本文首次证明了LTP受CaM结合和CDPK磷酸化的双重调节. 而且, CaM结合位点与磷酸化位点的重合预示可能存在特殊的调节机制, 以协同应答胞内的Ca2+信号.
查看原文
分享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复制链接
本刊更多论文
豌豆质膜内源CDPK对植物转脂蛋白CaMBP-10的磷酸化及CaMBP-10对激酶自磷酸化的影响
植物转脂蛋白(LTPs)是多基因编码的蛋白家族, 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 虽然LTPs的确切功能至今仍不完全清楚, 但它参与植物生物、非生物胁迫反应以及它的抗性功能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关于LTPs功能的调节机制目前几乎一无所知. 最近, 从白菜中分离的钙调素结合蛋白-10(CaMBP-10)被鉴定为植物转脂蛋白家族成员, 并且, 体外实验证明钙调素(CaM)调节其脂质结合活性. 为了深入了解转脂蛋白功能的调节机制, 本文研究了CaMBP-10的磷酸化作用, 发现 CaMBP-10 可被豌豆质膜内源性蛋白激酶磷酸化, 钙离子(Ca2+)能刺激磷酸化, 钙螯合剂EGTA以及CaM拮抗剂W-7和TFP 均能显著抑制磷酸化. 免疫印迹分析最终确定该激酶为CDPK家族成员. 构建突变体进一步研究了CaMBP-10的磷酸化位点, 发现其位于蛋白的C-末端区域, 并与已确定的CaM结合位点重合. 同时, 分析结果表明CaM能抑制CaMBP-10的磷酸化. 反之, CaMBP-10的磷酸化又能阻断其与CaM的结合, 显示出两种调节方式相互竞争的特点. 为深入研究磷酸化作用对CaMBP-10脂质结合活性的影响, 构建突变体(Ser83Asp, Ser85Asp)以模拟磷酸化状态. 实验结果显示, 磷酸化作用能显著增强CaMBP-10的脂质结合活性, 而且突变体的脂质结合活性不受CaM的影响. 采用胶内磷酸化测定法(in-gel kinase assay)研究了激酶的自磷酸化特点以及CaMBP-10对激酶自磷酸化的影响, 发现CaMBP-10能激活激酶的自磷酸化, 激酶的自磷酸化又能促进其对底物的磷酸化作用. 这样, 激酶的自磷酸化与底物的磷酸化形成一种“正反馈环”的调节模式. 综合研究结果, 本文首次证明了LTP受CaM结合和CDPK磷酸化的双重调节. 而且, CaM结合位点与磷酸化位点的重合预示可能存在特殊的调节机制, 以协同应答胞内的Ca2+信号.
本文章由计算机程序翻译,如有差异,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求助全文
约1分钟内获得全文 去求助
来源期刊
自引率
0.00%
发文量
0
期刊最新文献
Messag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Depolymeriz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 is involved in stomatal closure-induced by extracellular calmodulin inArabidop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RP1 activities and its NBD conformational changes Generation of cloned calves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somatic cells Genetic diversity of Harpins fromXanthomonas oryzae and their activity to induce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tobacco
×
引用
GB/T 7714-2015
复制
MLA
复制
APA
复制
导出至
BibTeX EndNote RefMan NoteFirst NoteExpress
×
×
提示
您的信息不完整,为了账户安全,请先补充。
现在去补充
×
提示
您因"违规操作"
具体请查看互助需知
我知道了
×
提示
现在去查看 取消
×
提示
确定
0
微信
客服QQ
Book学术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反馈
×
意见反馈
请填写您的意见或建议
请填写您的手机或邮箱
已复制链接
已复制链接
快去分享给好友吧!
我知道了
×
扫码分享
扫码分享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