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当代华人知识分子社团的跨国实践及其理念:: 以“日本华人教授会议”为个案","authors":"廖赤阳","doi":"10.1142/S1793724812000156","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本文是对日本华人教授会的个案研究。 虽然有关1980年代以来出国的新移民社团受到学界的瞩目, 但是研究者仅关心这个群体所具有的高学历和高技术特征, 却无视其知识分子的性格。 而本文的考察对象既非单纯的专业团体, 也不是大学教师公会, 而是当代知识分子跨国社团。 该团体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建立起广泛的社会网络, 不仅在高等教育、 学术研究上有所建树, 在大众传媒上也确立了很强的话语权。 本文主要通过对其行动的分析, 以揭示其内在思考及其外在的时空背景。 个案表明, 专业人士是其职业特征, 而知识分子才是其性格特征。 其行动和思考的基本动机来自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在日本, 他们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民族主义意识, 而在中国则以亲日的形象出现。 所谓跨国性, 有时恰恰表现出很强的领域性, 并与国民国家、 地方与地域性相互影响。 他们基本上不对中、 日进行制度性批判。 相反的, 其努力拓展多样化的网络关系, 并且巧妙地运用各种社会资源以实现其促进中日关系发展、 帮助中国建设和回馈日本社会、 提升华侨地位的目标, 体现了士人性格与华人网络的巧妙结合。","PeriodicalId":366094,"journal":{"nam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asporic Chinese Studies","volume":"34 1","pages":"0"},"PeriodicalIF":0.0000,"publicationDate":"2012-12-01","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title\":\"当代华人知识分子社团的跨国实践及其理念:: 以“日本华人教授会议”为个案\",\"authors\":\"廖赤阳\",\"doi\":\"10.1142/S1793724812000156\",\"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本文是对日本华人教授会的个案研究。 虽然有关1980年代以来出国的新移民社团受到学界的瞩目, 但是研究者仅关心这个群体所具有的高学历和高技术特征, 却无视其知识分子的性格。 而本文的考察对象既非单纯的专业团体, 也不是大学教师公会, 而是当代知识分子跨国社团。 该团体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建立起广泛的社会网络, 不仅在高等教育、 学术研究上有所建树, 在大众传媒上也确立了很强的话语权。 本文主要通过对其行动的分析, 以揭示其内在思考及其外在的时空背景。 个案表明, 专业人士是其职业特征, 而知识分子才是其性格特征。 其行动和思考的基本动机来自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在日本, 他们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民族主义意识, 而在中国则以亲日的形象出现。 所谓跨国性, 有时恰恰表现出很强的领域性, 并与国民国家、 地方与地域性相互影响。 他们基本上不对中、 日进行制度性批判。 相反的, 其努力拓展多样化的网络关系, 并且巧妙地运用各种社会资源以实现其促进中日关系发展、 帮助中国建设和回馈日本社会、 提升华侨地位的目标, 体现了士人性格与华人网络的巧妙结合。\",\"PeriodicalId\":366094,\"journal\":{\"nam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asporic Chinese Studies\",\"volume\":\"34 1\",\"pages\":\"0\"},\"PeriodicalIF\":0.0000,\"publicationDate\":\"2012-12-01\",\"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null,\"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asporic Chinese Studies\",\"FirstCategoryId\":\"1085\",\"ListUrlMain\":\"https://doi.org/10.1142/S1793724812000156\",\"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JCRName\":\"\",\"Score\":null,\"Total\":0}","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asporic Chinese Studies","FirstCategoryId":"1085","ListUrlMain":"https://doi.org/10.1142/S1793724812000156","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JCRName":"","Score":null,"Total":0}
引用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