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农林

《PNAS》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多样性塑造土壤动物体型大小的生态学机制

生态学者 2024-12-19 15:43
文章摘要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其荣院士/胡锋教授课题组在《PNAS》上发表的研究揭示了微生物多样性如何塑造捕食者体型大小的生态学机制。研究挑战了传统观点,即在微型生态系统中,有毒代谢物是决定捕食者生长的关键因素。通过使用122种已测序的细菌组成的合成群落,研究设计了多样性梯度,并引入4种线虫捕食者,测量了超过15,000个线虫个体,发现随着细菌多样性的增加,线虫体型大小的变异减弱。研究还发现,在高细菌多样性环境中,有害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性显著下降,细菌的体型大小成为预测捕食者体型的关键因素。这一研究为土壤微生物食物网的动态预测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强调了在多物种生态系统中,捕食者-被捕食关系更易受被捕食者体型等形态特征的驱动。
《PNAS》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多样性塑造土壤动物体型大小的生态学机制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植物所白文明研究组在1区top期刊Journal of Ecology发文!
植物所白文明研究组在1区top期刊Journal of Ecology发文!
植物相关真菌在塑造植物群落多样性、促进生产力及调控陆地生态系统关键生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入理解自然植物群落中与植物相关真菌的β多样性形成模式及其群落构建机制,对有效管理和调控真菌群落以优化生态系
11小时前
《PNAS》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多样性塑造土壤动物体型大小的生态学机制
《PNAS》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多样性塑造土壤动物体型大小的生态学机制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其荣院士/胡锋教授课题组揭示了微生物多样性塑造捕食者体型大小的生态学机制,挑战了传统微型生态系统中捕食-被捕食关系以毒性为主导的假说。相关成果以题为“Metabo
11小时前
兰州大学青年研究员团队硕士生一作在顶刊(IF=51.5)发表综述文章!
兰州大学青年研究员团队硕士生一作在顶刊(IF=51.5)发表综述文章!
浮游植物(包括蓝藻、硅藻、甲藻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合生物之一,不仅在生物碳泵中发挥关键作用,还为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提供基础能量来源。浮游植物(尤其是有害藻类,HABs)的频发,对水质、生态系
11小时前
Web of Science能闯多大祸? 研究生毕业要注意了!
Web of Science能闯多大祸? 研究生毕业要注意了!
Web of Science闯祸了?有网友发现竟然把自己论文一作名字漏了,四作名字也漏了…查了ScienceDirect和EI都是对的,就WOS搞错了。解决方法:提交了更正申请,~2周可以修改完成。这
16小时前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