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双功能配位作用实现多硫化物快速转化和稳健界面的高负载锂硫电池

能源学人 2025-01-06 11:54
文章摘要
本文研究了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的转化动力学和阳极界面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引入6-(二丁氨基)-1,3,5-三嗪-2,4-硫醇(DTD)作为双功能添加剂,提出了一种配位作用机制,有效抑制了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并调节了锂离子的溶剂化结构。实验和理论计算表明,DTD能够加速多硫化物的转化,促进Li2S的成核,并在阳极上形成富含LiF、Li3N和有机碳酸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容量保持率。研究结果表明,添加DTD的锂硫电池在1 C下循环600次后,每次循环的容量衰减率仅为0.066%,显著提升了电池的性能。
双功能配位作用实现多硫化物快速转化和稳健界面的高负载锂硫电池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朱冠舟课题组诚招博士博士后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朱冠舟课题组诚招博士博士后
【导师简介】朱冠舟博士将于2025年9月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担任校长青年教授。朱冠舟博士于2016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化学学士学位。于2022年在斯坦福
23小时前
孙学良院士团队Chem:精准构建具有高效电催化活性的非对称三原子催化剂
孙学良院士团队Chem:精准构建具有高效电催化活性的非对称三原子催化剂
【研究背景】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因其高原子利用率和优异的本征催化活性备受关注, 包括单原子,双原子以及三原子催化剂。其中,单原子催化剂已被广泛研究,但其金属原子载量通常较低,导致活性位点数量不足,限制
23小时前
俞书宏院士领衔,中国科大陈立锋、浙江大学陆俊:原位诱导梯度成核位点的生物质衍生界面层构筑策略用于超稳定水系锌金属电池
俞书宏院士领衔,中国科大陈立锋、浙江大学陆俊:原位诱导梯度成核位点的生物质衍生界面层构筑策略用于超稳定水系锌金属电池
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馨、钱佳伟,中国海洋大学陈经纬通讯作者(或者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立锋教授、俞书宏院士和浙江大学陆俊教授通讯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论文DOI
23小时前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