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共一作者在Nature子刊发文揭示作物产量提升的关键机制!

溪远讲植物科学 2025-02-10 13:22
文章摘要
本研究由南京农业大学丁艳锋教授团队和李姗教授团队联合进行,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探讨了籼稻与粳稻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不同反应。研究发现,籼稻型DNR1基因的水稻品种在CO2浓度升高时产量增长显著大于粳稻型。通过田间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升高实验(FACE),研究团队发现籼稻对硝态氮的吸收量增幅明显高于粳稻,这与籼稻DNR1基因的特定变异有关。具体机制涉及CO2浓度升高减少DNR1积累,增加生长素合成,激活转录因子,上调硝态氮代谢基因表达,从而提高硝态氮吸收和同化效率,增强光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籼稻DNR1基因可能是提高粳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重要育种资源,特别是在CO2浓度持续升高的情况下。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共一作者在Nature子刊发文揭示作物产量提升的关键机制!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文献
Natural variation of indels in the CTB3 promoter confers cold tolerance in japonica rice
DOI: 10.1038/s41467-025-56992-7 Pub Date : 2025-02-13
IF 16.6 1区 综合性期刊 Q1
Electrodissolution-driven enhancement in Zn electrode reversibility.
DOI: 10.1016/j.scib.2025.01.060 Pub Date : 2025-02-01
IF 18.8 1区 综合性期刊 Q1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confer cross-protective trained immunity in mouse models
DOI: 10.1016/j.isci.2025.111960 Pub Date : 2025-02-13
IF 4.6 2区 综合性期刊 Q1
最新文章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生一作在国际著名期刊(IF=16.5)发表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生一作在国际著名期刊(IF=16.5)发表研究成果!
多倍化是植物演化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在物种形成、环境适应、表型可塑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多倍化也是植物进化和育种应用的重要机制,对物种遗传组成和习性有深远的影响,如基因剂量效应、减数分裂行为改变等。现今
2025-02-12
刚刚,我国植物科学领域再发Cell!附院士点评!
刚刚,我国植物科学领域再发Cell!附院士点评!
寄生植物对作物的危害由来已久,其中尤以列当科-独脚金属(Striga spp.)和列当属(Orobanche spp.)寄生植物危害最为严重。独脚金主要危害高粱、玉米及谷子等单子叶作物,而列当则主要危
2025-02-12
又一篇!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IF=16.5)发表研究成果!揭示植物残体自然腐解的“分解者-剥削者”互作模型
又一篇!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IF=16.5)发表研究成果!揭示植物残体自然腐解的“分解者-剥削者”互作模型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沈其荣院士团队张瑞福教授课题组在Genome Biology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A novel decomposer-exploiter interaction frame
2025-02-12
祝贺!华中农业大学4位博士生!
祝贺!华中农业大学4位博士生!
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公布了2024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入选者名单,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王丽慧、胡哲辉、宋立志及王红星四位博士研究生凭借他们的卓越研究成果成功入选本次专项计划。在
2025-02-12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