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本文由鲍哲南和崔屹团队合作,发表在Nature Energy上,研究了一种新型不对称溶剂分子设计策略,旨在提升锂金属电池的循环性能和氧化还原动力学。研究发现,不对称溶剂如1-乙氧基-2-甲氧基乙烷和1-甲氧基-2-丙氧基乙烷,相比对称醚,能显著提高交换电流密度和高速率下的锂沉积/剥离可逆性。通过调整氟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了氧化稳定性和锂的可逆性。特别是1-(2,2,2-三氟)-乙氧基-2-甲氧基乙烷与2M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组合,展示了高交换电流密度和氧化稳定性,以及紧凑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这种电解质在高速率锂金属电池中表现出优越性能,实现了超过220个循环,并在无负极软包电池中首次实现超过600个循环。研究为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