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本文研究了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中挥发性固体添加剂对活性层形貌的调控机制,特别是通过调控σ-Hole相互作用来优化器件性能。研究选取了两种卤素取代的挥发性固体添加剂1,4-二溴苯(DBB)和1,4-二氟-2,5-二溴苯(DFBB),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深入探讨了其电子结构特性及对活性层形貌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DFBB具有更高的ESP极值和更强的σ-Hole相互作用位点,能够与受体材料形成更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有效改善了受体的结晶行为,并在成膜过程中平衡了给体和受体的结晶差异,促进了致密分子堆积和有序取向的形成。基于PM6:L8-BO体系的OSCs在DFBB处理后实现了19.2%的PCE,显著高于对照组(17.0%)和DBB处理组(18.2%),且展现更优异的器件稳定性。该策略在PM6:Y6、PM6:BTP-eC9及D18:L8-BO体系中均获验证,其中D18:L8-BO器件获得了19.8%的出色PCE。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