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以第一作者在一区Top期刊(IF5y=16.8)上发表研究成果

植物研究进展 2025-02-17 23:31
文章摘要
本研究由华南农业大学张建民教授课题组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Autophagy上发表,揭示了鼠伤寒沙门菌通过SseJ-PHB2-PINK1-PRKN途径利用宿主细胞的线粒体自噬实现胞内存活并造成持续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背景聚焦于鼠伤寒沙门菌的胞内寄生、免疫逃逸和持续性感染机制,研究目的是解析这些机制以提供新的防控和治疗思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SseJ蛋白与PHB2相互作用,诱导PINK1-PRK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从而促进鼠伤寒沙门菌的胞内存活。结论指出,该研究不仅揭示了鼠伤寒沙门菌持续性感染的新机制,还鉴定了一个潜在的药物靶点,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和理论基础。
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以第一作者在一区Top期刊(IF5y=16.8)上发表研究成果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去深圳了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去深圳了
2月17日,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率队赴深圳市光明区调研交流,考察华南农业大学深圳研究院(下称“研究院”)选址,部署研究院筹建工作。副校长陈乐天参加调研。深圳市光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姚高科接待了
18小时前
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以第一作者在一区Top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在生长素信号调控柑橘体细胞胚发生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以第一作者在一区Top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在生长素信号调控柑橘体细胞胚发生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其品种改良意义重大。但由于柑橘类果树童期长、珠心多胚和性器官败育,常规杂交育种周期长、效率不高。利用细胞工程和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手段能有效规避上述育种障碍,提高柑橘种质创新与遗传
2025-02-18
山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JCR一区Top期刊(IF=7.7)上发表研究成果,
山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JCR一区Top期刊(IF=7.7)上发表研究成果,
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又叫黍稷、糜黍,是起源于中国的小杂粮作物,广泛种植于亚洲、欧洲等半干旱地区,具有需水量低、养分利用率高、对非生物胁迫具有较强耐受性的特点,同时具有富含钙
2025-02-18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