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M | 农业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微塑料季节性赋存特征与迁移
生态学者
2025-02-22 10:10
文章摘要
本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团队进行,首次揭示了典型集约化农业小流域土壤微塑料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量化了极端降雨事件下侵蚀驱动的泥沙来源与微塑料的输出负荷。研究通过连续一年的监测,结合单体化合物稳定性同位素(CSSI)泥沙指纹技术与7Be示踪技术,定量解析了极端降雨事件下泥沙及微塑料的来源贡献与输出负荷。研究发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微塑料丰度在2022年11月达到峰值,其中林改农地和农地的平均土壤微塑料丰度最高,菜地最低。微塑料以小于500 μm的小粒径为主,主要聚合物为聚酰胺、聚丙烯和聚乙烯。极端降雨期间,林地+林改农是主要的泥沙来源,其微塑料输出负荷也显著高于农地和菜地。研究强调了政策转型后的新垦农田需重点管控,通过提高化肥利用率、加强暴雨后边坡维护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微塑料产生与迁移,为集约化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有力支撑。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