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精选】JWPE|揭示微生物燃料电池湿地对污染物去除和抗生素耐药基因转移的影响和机制:电极基质和电路模式的观点
生态环境视界
2025-03-20 08:00
文章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电极底物(锰矿与生物炭)和外部电路模式(闭路与开路)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湿地(MFC-CWs)中污染物去除效率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电极底物和电路模式如何,MFC-CWs对盐酸环丙沙星(CIPH)和磺胺甲恶唑(SMX)的去除率均超过90%。闭路运行的填充锰矿的MFC-CWs表现出较高的总氮(TN)去除效率,达到82.85%。闭路模式显著促进了ARGs的积累,特别是在阳极底物上。生物炭电极底物在构建稳定的微生物网络和减少ARGs水平转移方面表现出优势,而锰矿驱动的微生物网络增强了ARGs的水平转移潜力。研究为MFC-CWs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强调了选择合适的电极底物和电路模式在平衡污染物去除效率和ARGs风险中的重要性。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