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农林

New Phytologist | 植物所科研人员阐析水稻适应高铁红壤土的分子机制

生态与地理速报 2025-03-27 08:37
文章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水稻适应高铁红壤土的分子机制。红壤土富含Fe3+,是水稻的主要栽培地,但高铁含量会阻碍植物生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春明研究员团队通过化学诱变处理的水稻突变群体,发现了一个红壤敏感突变体rss1。研究发现,rss1突变体在红壤土种植条件下出现铁浓度升高和铜浓度降低的现象。进一步分析表明,OsSPL9转录因子通过激活铜转运蛋白的表达,促进铜的吸收和运输,从而克服高铁引起的铜缺乏问题。这一研究为高铁红壤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New Phytologist | 植物所科研人员阐析水稻适应高铁红壤土的分子机制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北师大缪驰远团队在《Nature Climate Change》发文,揭示了北半球雪水资源悖论的成因及其对未来水资源管理的影响
北师大缪驰远团队在《Nature Climate Change》发文,揭示了北半球雪水资源悖论的成因及其对未来水资源管理的影响
01研究背景雪是北半球水资源的核心载体,其融化过程为全球1/6人口和1/4经济活动提供关键水源。然而,全球变暖正导致积雪量显著减少,威胁区域水安全与粮食供应。当前地球系统模型(ESMs)在模拟积雪变化
18小时前
Journal of Ecology | 中山大学储诚进团队发现亚热带森林中木材性状—分解速率关系具有环境依赖性
Journal of Ecology | 中山大学储诚进团队发现亚热带森林中木材性状—分解速率关系具有环境依赖性
研究背景木质残体占据了全球森林碳储量的8%,探明其分解速率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机制尤为关键。木质残体的物理和化学性状的种间差异,如木质密度和氮含量,均会显著引起其分解速率的变化。这是由于木材性状会作用于
2025-04-02
中国农科院资划所总结植物早期接种对定殖及群落组装的影响
中国农科院资划所总结植物早期接种对定殖及群落组装的影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微生物资源团队系统总结了早期接种有益种子内生菌或根际促生菌的高效定殖机理及其对植物微生物组组装的影响,并提出了在生产实践中种子际和根际“顺序接种”新策略
2025-04-02
Functional Ecology | 亚热带农业生态所王克林研究员团队:喀斯特岩石出露对土壤多功能性的影响机制取得进展
Functional Ecology | 亚热带农业生态所王克林研究员团队:喀斯特岩石出露对土壤多功能性的影响机制取得进展
岩石出露现象在山地生态系统中十分普遍,并以多种方式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例如,出露岩石通过“漏斗效应”捕获植物凋落物、雨水以及来自大气沉降的养分和有机物,促进土壤形成和养分积累。并且,岩体风化过程释
2025-04-02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