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中国农业科学》2025-6期目录

农业科学微平台 2025-03-28 16:56
文章摘要
本文总结了《中国农业科学》2025年第6期的多篇研究文章,涵盖了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兽医等多个领域。研究背景涉及农业科学的多个热点问题,如稻瘟病抗病蛋白的筛选与鉴定、基因编辑技术在低谷蛋白水稻种质创制中的应用、土壤有机碳的时空变异特征等。研究目的包括提高作物抗病性、优化作物品质、改善土壤环境等。结论部分展示了各项研究的重要发现,如稻瘟病抗病蛋白Pigm-1的互作蛋白筛选结果、基因编辑产生的长片段缺失对水稻种质的影响、以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分析等。
《中国农业科学》2025-6期目录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JIA|济南大学秦余香教授课题组论证TaFLZ54D与TaSGT1、TaPP2C互作提高小麦耐盐性
JIA|济南大学秦余香教授课题组论证TaFLZ54D与TaSGT1、TaPP2C互作提高小麦耐盐性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小麦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在盐胁迫条件下,小麦产量降低。目前人们对小麦耐盐分子机制的认识有待深入,在分子设计育种创制耐盐碱小麦新品种过程中面临靶基因严重不足的瓶颈。近
19小时前
JIA 4月优先上线文章(五)
JIA 4月优先上线文章(五)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IA)4月优先上线文章(五)点击文章题目查看ScienceDirect平台全文1Does the a
19小时前
JIA|云南大学植物驯化与分子育种课题组—长雄野生稻不同组织来源的内生细菌促进多年生稻的生长发育
JIA|云南大学植物驯化与分子育种课题组—长雄野生稻不同组织来源的内生细菌促进多年生稻的生长发育
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是一种来源于非洲且具有优良性状的野生稻,同时也是多年生稻多年生性的供体。植物内生细菌对寄主的健康、适应性进化和胁迫耐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多年
2025-04-22
文献解读|中国农科院灌溉所构建无人机光谱遥感模型实现麦玉轮作区作物水分精准监测
文献解读|中国农科院灌溉所构建无人机光谱遥感模型实现麦玉轮作区作物水分精准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灌排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构建了通用于冬小麦、夏玉米的精准水分无人机遥感模型,监测精度接近85%。相关成果发表于《农业计算机与电子(Computers and Elect
2025-04-22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