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生理学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第一作者在植物学顶刊(IF=21.4)发表文章,如何破解小麦育种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Ad植物微生物 2025-03-30 10:51
文章摘要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小麦基因组学的发展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挑战。背景方面,自2018年普通小麦参考基因组发布以来,全球已完成17个高质量小麦参考基因组的组装,并对超过11万份种质进行重测序分析。研究目的在于解决将基因组数据应用于田间育种时面临的三大挑战:缺乏多环境下的精确表型数据、可用于育种的分子标记数量有限以及缺少可靠的全基因组预测模型。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三项建议:遗传学家与育种家合作开发新工具、在多样化环境中进行田间表型测定、发展适用于复杂性状的全基因组预测模型。结论指出,通过共享数据平台如GrainGenes等,可以加速从基因型数据到实际育种应用的转变,推动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营养需求。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第一作者在植物学顶刊(IF=21.4)发表文章,如何破解小麦育种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第一作者在Cell旗下TOP期刊(IF=11.5)发表研究成果,开创废弃物资源化回收的新模式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第一作者在Cell旗下TOP期刊(IF=11.5)发表研究成果,开创废弃物资源化回收的新模式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邱博诚教授团队在Cell Press出版社期刊Chem Catalysis上发表题为: “Paired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glycolic a
2025-04-09
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IF=13)发表研究成果,揭示植物叶际和根际微生物组对气候变化的解耦响应和机制
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IF=13)发表研究成果,揭示植物叶际和根际微生物组对气候变化的解耦响应和机制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洪山实验室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卢新民教授课题组在Global Change Biology发表了题为“Decoupling r
2025-04-09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师从李玉良院士,“五年磨一剑”,发《Science》,华中师大副院长团队取得重大研究突破!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师从李玉良院士,“五年磨一剑”,发《Science》,华中师大副院长团队取得重大研究突破!
近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郭彦炳教授领导的团队,联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Ji Su研究员、Miquel Salmeron教授、David Prendergast研究员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的刘家旭教
2025-04-09
54.6分顶刊突破!河北大学教授第一作者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揭示全球变化如何重塑农作物害虫威胁图谱
54.6分顶刊突破!河北大学教授第一作者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揭示全球变化如何重塑农作物害虫威胁图谱
近日,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春森教授团队受邀在环境、地学和综合类国际顶尖期刊 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该期刊在环境科学领域排名1/358,在多学科地学领域
2025-04-09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