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 Nature Nanotechnology!
纳米人
2025-04-12 11:38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马里兰大学王春生团队与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Oleg Borodin团队合作在水系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背景指出水系电解液因安全性高而受到关注,但其电化学稳定窗口较窄,限制了能量密度。研究目的是通过设计锂离子载体双相电解液体系,解决传统水系电解液还原稳定性差和界面传输阻力大的问题。研究团队采用12-冠-4醚和四甘醇二醚作为锂离子载体,构建了Li+(ionophore)纳米簇结构,实现了锂离子在双相界面的快速高效转运,显著提升了电解液的还原稳定性和整体电化学窗口。实验结果显示,该体系在预锂化石墨||LiFePO4扣式电池中实现了2000次循环,平均库仑效率达99.8%,并在软包电池测试中展现出优异的容量保持率与稳定性。研究结论表明,该设计策略为新型高能量密度储能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材料策略,未来有望拓展至金属–空气电池等领域。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