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运歌曲对文化霸权的反抗与塑造──以野百合学运为范围

陳盈安 陳盈安
{"title":"台湾学运歌曲对文化霸权的反抗与塑造──以野百合学运为范围","authors":"陳盈安 陳盈安","doi":"10.53106/221845462022070018011","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n 1990年3月6日野百合學生運動(簡稱學運)促成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結束萬年不改選的「國民大會」運作,堪稱臺灣自由民主的重要推手。學運的成功除了仰賴學生的團結與自律,廣場上唱的歌曲也至關重要,諸如常見的抗議歌曲〈美麗島〉,乃至黑名單工作室特地為野百合學運所創作的〈我們不再等〉、〈感謝老賊〉,抗議歌曲代表學生渴求自由民主的心聲,同時藉由傳唱強化學運訴求的影響力。本篇論文欲以葛蘭西(AntonioGramsci,1891-1937)文化霸權中「陣地戰」之視角出發,藉由分析野百合學運中傳唱的抗議歌曲,觀察學生對抗文化霸權時,如何以歌曲號召反抗的意識形態,以及被統治階級(學生)如何藉著形塑自己的文化霸權(學運歌曲)以對抗統治階級的文化霸權。\n \n","PeriodicalId":297076,"journal":{"name":"國文經緯","volume":"20 1","pages":"0"},"PeriodicalIF":0.0000,"publicationDate":"2022-07-01","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title\":\"臺灣學運歌曲對文化霸權的反抗與塑造──以野百合學運為範圍\",\"authors\":\"陳盈安 陳盈安\",\"doi\":\"10.53106/221845462022070018011\",\"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n 1990年3月6日野百合學生運動(簡稱學運)促成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結束萬年不改選的「國民大會」運作,堪稱臺灣自由民主的重要推手。學運的成功除了仰賴學生的團結與自律,廣場上唱的歌曲也至關重要,諸如常見的抗議歌曲〈美麗島〉,乃至黑名單工作室特地為野百合學運所創作的〈我們不再等〉、〈感謝老賊〉,抗議歌曲代表學生渴求自由民主的心聲,同時藉由傳唱強化學運訴求的影響力。本篇論文欲以葛蘭西(AntonioGramsci,1891-1937)文化霸權中「陣地戰」之視角出發,藉由分析野百合學運中傳唱的抗議歌曲,觀察學生對抗文化霸權時,如何以歌曲號召反抗的意識形態,以及被統治階級(學生)如何藉著形塑自己的文化霸權(學運歌曲)以對抗統治階級的文化霸權。\\n \\n\",\"PeriodicalId\":297076,\"journal\":{\"name\":\"國文經緯\",\"volume\":\"20 1\",\"pages\":\"0\"},\"PeriodicalIF\":0.0000,\"publicationDate\":\"2022-07-01\",\"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null,\"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國文經緯\",\"FirstCategoryId\":\"1085\",\"ListUrlMain\":\"https://doi.org/10.53106/221845462022070018011\",\"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JCRName\":\"\",\"Score\":null,\"Total\":0}","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國文經緯","FirstCategoryId":"1085","ListUrlMain":"https://doi.org/10.53106/221845462022070018011","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JCRName":"","Score":null,"Total":0}
引用次数: 0

摘要

1990年3月6日野百合学生运动(简称学运)促成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结束万年不改选的「国民大会」运作,堪称台湾自由民主的重要推手。学运的成功除了仰赖学生的团结与自律,广场上唱的歌曲也至关重要,诸如常见的抗议歌曲〈美丽岛〉,乃至黑名单工作室特地为野百合学运所创作的〈我们不再等〉、〈感谢老贼〉,抗议歌曲代表学生渴求自由民主的心声,同时借由传唱强化学运诉求的影响力。本篇论文欲以葛兰西(AntonioGramsci,1891-1937)文化霸权中「阵地战」之视角出发,借由分析野百合学运中传唱的抗议歌曲,观察学生对抗文化霸权时,如何以歌曲号召反抗的意识形态,以及被统治阶级(学生)如何藉著形塑自己的文化霸权(学运歌曲)以对抗统治阶级的文化霸权。
本文章由计算机程序翻译,如有差异,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查看原文
分享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复制链接
本刊更多论文
臺灣學運歌曲對文化霸權的反抗與塑造──以野百合學運為範圍
1990年3月6日野百合學生運動(簡稱學運)促成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結束萬年不改選的「國民大會」運作,堪稱臺灣自由民主的重要推手。學運的成功除了仰賴學生的團結與自律,廣場上唱的歌曲也至關重要,諸如常見的抗議歌曲〈美麗島〉,乃至黑名單工作室特地為野百合學運所創作的〈我們不再等〉、〈感謝老賊〉,抗議歌曲代表學生渴求自由民主的心聲,同時藉由傳唱強化學運訴求的影響力。本篇論文欲以葛蘭西(AntonioGramsci,1891-1937)文化霸權中「陣地戰」之視角出發,藉由分析野百合學運中傳唱的抗議歌曲,觀察學生對抗文化霸權時,如何以歌曲號召反抗的意識形態,以及被統治階級(學生)如何藉著形塑自己的文化霸權(學運歌曲)以對抗統治階級的文化霸權。  
求助全文
通过发布文献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去求助
来源期刊
自引率
0.00%
发文量
0
期刊最新文献
《楚辭・大招》「徠」字考-屈原賦二十五篇新解 《周易》卦爻辭中的尊周現象 試析鯨向海詩中的「遊戲性」 目連寶卷故事研究——以《目連緣起》、《目連寶卷全集》和《目連三世寶卷》為例 試論陶淵明〈讀《山海經》〉組詩中寄寓的生命情懷
×
引用
GB/T 7714-2015
复制
MLA
复制
APA
复制
导出至
BibTeX EndNote RefMan NoteFirst NoteExpress
×
×
提示
您的信息不完整,为了账户安全,请先补充。
现在去补充
×
提示
您因"违规操作"
具体请查看互助需知
我知道了
×
提示
现在去查看 取消
×
提示
确定
0
微信
客服QQ
Book学术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反馈
×
意见反馈
请填写您的意见或建议
请填写您的手机或邮箱
已复制链接
已复制链接
快去分享给好友吧!
我知道了
×
扫码分享
扫码分享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