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联合凝血指标在ARDS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夏 薇, 华 微, 陈 涵, 陈 小瑞, 王 导新
{"title":"PCT联合凝血指标在ARDS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authors":"夏 薇, 华 微, 陈 涵, 陈 小瑞, 王 导新","doi":"10.18686/yxyj.v1i1.19","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strong>目的</strong>:探讨炎性介质PCT联合凝血指标在ARDS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以及炎症指标与凝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strong>方法:</strong>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确诊当天、第3天及第7天已行PCT水平及凝血指标(APTT、PT、FIB)水平检测的急性呼吸窘迫征(ARDS)患者50例。通过采用Spearman法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症指标PCT与凝血指标(APTT、PT、FIB)对患者生存情况的预测能力。<strong>结果</strong>:死亡组PCT及凝血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em>p</em><0.05),在第3、7天死亡组患者PCT水平(64.786±13.343,80.372±17.534)明显高于存活组(5.110±2.789,2.295±0.942),尤其是第7天PCT水平,对预后的预测更有意义;凝血指标在两组治疗前后未发现太大差异,死亡组的APTT与PT较存活组任何时期都明显延长,而FIB明显减少;且PCT联合凝血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ROC(0.9520)明显高于单用PCT炎症因子或凝血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ROC(0.9437、0.951、0.9048、0.8859)。<strong>结 论</strong>:升高的PCT水平及异常的凝血指标预示患者预后越差、死亡风险越高,且PCT与凝血指标PT、FIB之间具有相关性。","PeriodicalId":65528,"journal":{"name":"口腔医学研究","volume":"8 1","pages":""},"PeriodicalIF":0.0000,"publicationDate":"2018-12-25","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1","resultStr":"{\"title\":\"PCT联合凝血指标在ARDS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authors\":\"夏 薇, 华 微, 陈 涵, 陈 小瑞, 王 导新\",\"doi\":\"10.18686/yxyj.v1i1.19\",\"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strong>目的</strong>:探讨炎性介质PCT联合凝血指标在ARDS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以及炎症指标与凝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strong>方法:</strong>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确诊当天、第3天及第7天已行PCT水平及凝血指标(APTT、PT、FIB)水平检测的急性呼吸窘迫征(ARDS)患者50例。通过采用Spearman法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症指标PCT与凝血指标(APTT、PT、FIB)对患者生存情况的预测能力。<strong>结果</strong>:死亡组PCT及凝血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em>p</em><0.05),在第3、7天死亡组患者PCT水平(64.786±13.343,80.372±17.534)明显高于存活组(5.110±2.789,2.295±0.942),尤其是第7天PCT水平,对预后的预测更有意义;凝血指标在两组治疗前后未发现太大差异,死亡组的APTT与PT较存活组任何时期都明显延长,而FIB明显减少;且PCT联合凝血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ROC(0.9520)明显高于单用PCT炎症因子或凝血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ROC(0.9437、0.951、0.9048、0.8859)。<strong>结 论</strong>:升高的PCT水平及异常的凝血指标预示患者预后越差、死亡风险越高,且PCT与凝血指标PT、FIB之间具有相关性。\",\"PeriodicalId\":65528,\"journal\":{\"name\":\"口腔医学研究\",\"volume\":\"8 1\",\"pages\":\"\"},\"PeriodicalIF\":0.0000,\"publicationDate\":\"2018-12-25\",\"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1\",\"resultStr\":null,\"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口腔医学研究\",\"FirstCategoryId\":\"3\",\"ListUrlMain\":\"https://doi.org/10.18686/yxyj.v1i1.19\",\"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JCRName\":\"\",\"Score\":null,\"Total\":0}","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口腔医学研究","FirstCategoryId":"3","ListUrlMain":"https://doi.org/10.18686/yxyj.v1i1.19","RegionNum":0,"RegionCategory":null,"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JCRName":"","Score":null,"Total":0}
引用次数: 1

摘要

目的:探讨炎性介质PCT联合凝血指标在ARDS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以及炎症指标与凝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确诊当天、第3天及第7天已行PCT水平及凝血指标(APTT、PT、FIB)水平检测的急性呼吸窘迫征(ARDS)患者50例。通过采用Spearman法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症指标PCT与凝血指标(APTT、PT、FIB)对患者生存情况的预测能力。结果:死亡组PCT及凝血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p结 论:升高的PCT水平及异常的凝血指标预示患者预后越差、死亡风险越高,且PCT与凝血指标PT、FIB之间具有相关性。
本文章由计算机程序翻译,如有差异,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查看原文
分享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复制链接
本刊更多论文
PCT联合凝血指标在ARDS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炎性介质PCT联合凝血指标在ARDS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以及炎症指标与凝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确诊当天、第3天及第7天已行PCT水平及凝血指标(APTT、PT、FIB)水平检测的急性呼吸窘迫征(ARDS)患者50例。通过采用Spearman法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症指标PCT与凝血指标(APTT、PT、FIB)对患者生存情况的预测能力。结果:死亡组PCT及凝血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在第3、7天死亡组患者PCT水平(64.786±13.343,80.372±17.534)明显高于存活组(5.110±2.789,2.295±0.942),尤其是第7天PCT水平,对预后的预测更有意义;凝血指标在两组治疗前后未发现太大差异,死亡组的APTT与PT较存活组任何时期都明显延长,而FIB明显减少;且PCT联合凝血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ROC(0.9520)明显高于单用PCT炎症因子或凝血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ROC(0.9437、0.951、0.9048、0.8859)。结 论:升高的PCT水平及异常的凝血指标预示患者预后越差、死亡风险越高,且PCT与凝血指标PT、FIB之间具有相关性。
求助全文
通过发布文献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去求助
来源期刊
自引率
0.00%
发文量
9516
期刊介绍:
期刊最新文献
局部注射不同剂量抗RANKL抗体对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的影响 辣椒素纳米粒的制作及其在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 CORM-3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促进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大黄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卵黄高磷蛋白调控生物玻璃对牙本质的再矿化
×
引用
GB/T 7714-2015
复制
MLA
复制
APA
复制
导出至
BibTeX EndNote RefMan NoteFirst NoteExpress
×
×
提示
您的信息不完整,为了账户安全,请先补充。
现在去补充
×
提示
您因"违规操作"
具体请查看互助需知
我知道了
×
提示
现在去查看 取消
×
提示
确定
0
微信
客服QQ
Book学术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反馈
×
意见反馈
请填写您的意见或建议
请填写您的手机或邮箱
已复制链接
已复制链接
快去分享给好友吧!
我知道了
×
扫码分享
扫码分享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