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农林

Nature 子刊 | 地理所牛书丽团队提出生态系统光合作用适应土壤水分的证据

生态与地理速报 2024-11-14 19:32
文章摘要
牛书丽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研究探讨了生态系统光合作用(GPP)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研究利用FLUXNET数据集中的涡流协方差观测值,分析了全球143个站点的GPP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发现GPP随土壤水分增加呈现驼峰状响应曲线,且表观最佳土壤水分(SMGPPopt)广泛存在。研究结果表明,SMGPPopt的变化主要由当地水资源可用性解释,较干旱的生态系统的SMGPPopt低于较湿润的生态系统。该研究为理解和预测碳-气候反馈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见解。
Nature 子刊 | 地理所牛书丽团队提出生态系统光合作用适应土壤水分的证据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文献
How many trees are there in China?
DOI: 10.1016/j.scib.2025.02.001 Pub Date : 2025-04-15
IF 18.8 1区 综合性期刊 Q1
Workshop report: Everyday environmental heritage is key to unlocking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One Health
DOI: 10.1016/j.isci.2025.112358 Pub Date : 2025-04-18
IF 4.6 2区 综合性期刊 Q1
Poleward shift of subtropical highs drives Patagonian glacier mass loss
DOI: 10.1038/s41467-025-58974-1 Pub Date : 2025-04-23
IF 16.6 1区 综合性期刊 Q1
最新文章
中国农业大学吴继红教授课题组联合德国院校合作发表顶刊综述:农作物加工副产物利用链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潜力
中国农业大学吴继红教授课题组联合德国院校合作发表顶刊综述:农作物加工副产物利用链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潜力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吴继红教授、劳菲副教授课题组联合德国莱布尼茨农业工程和生物经济研究所、柏林洪堡大学Philipp Grundmann教授在能源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能源评论》(Rene
10小时前
Anthropocene|过去百年人类活动已逐渐成为影响泥炭地水文环境的关键要素
Anthropocene|过去百年人类活动已逐渐成为影响泥炭地水文环境的关键要素
泥炭地土壤碳库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碳库,具有碳密度高、稳定维持极大的依赖于水淹厌氧环境等特点,全球变化及其诱发的水文环境多变造成泥炭地碳汇功能复杂多变,极易成为“碳炸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泥炭地水文
10小时前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南京大学徐志伟教授课题组在全球风能资源精确评估领域取得新进展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南京大学徐志伟教授课题组在全球风能资源精确评估领域取得新进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与能源结构亟待转型的背景下,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风能作为最具规模化应用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我国风能资源丰富,是世界风电
10小时前
浙江大学陈欣教授团队研究揭示“农家保护”在遗传多样性维持的作用
浙江大学陈欣教授团队研究揭示“农家保护”在遗传多样性维持的作用
2025年4月22日,浙江大学稻渔共生实验室陈欣教授团队在保护生物学领域重要期刊Conservation Letters发表题为“The Conservation of Common Carp Gen
10小时前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