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球科学

地球环境研究所成功利用10Be示踪中国黄土贾拉米洛极性事件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24-12-26 12:00
文章摘要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利用10Be示踪技术,对中国黄土中的贾拉米洛极性事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发现,贾拉米洛极性事件的顶界和底界年代分别为994 ± 2 ka和1072 ± 4 ka,这些结果与海洋沉积物的记录相符,但与同一黄土剖面的古地磁记录相比,分别年轻约12 ka和16 ka。研究指出,极性倒转时期的“原生”剩磁可能被后期叠加的磁信号所覆盖,这可能是导致中国黄土与海洋沉积物记录不同步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中国黄土与全球气候记录对比中的关键问题,也为第四纪地磁极性界线海陆记录不同步的争议提供了新的证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期刊上,并得到了多项基金的资助。
地球环境研究所成功利用10Be示踪中国黄土贾拉米洛极性事件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地球环境研究所成功利用10Be示踪中国黄土贾拉米洛极性事件
地球环境研究所成功利用10Be示踪中国黄土贾拉米洛极性事件
贾拉米洛(Jaramillo)极性亚时作为第四纪4个最重要的地磁极性倒转事件之一,是中更新世地层划分和测年的关键时间标记。以往研究表明,中国黄土记录的Jaramillo极性亚时存在空间差异,并且与海洋
20小时前
地球环境研究所在中亚黄土、沙漠物质来源与气候变化研究获系列新进展
地球环境研究所在中亚黄土、沙漠物质来源与气候变化研究获系列新进展
中亚干旱区作为全球重要的粉尘源区,对区域、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粉尘的起源、传输和沉积过程,是理解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然而,中亚地区地形复杂、黄土和沙漠分布不均,气候多样。尽管前
2024-12-21
黄土塬区交通道路沿线景观生态和土壤侵蚀研究取得新进展
黄土塬区交通道路沿线景观生态和土壤侵蚀研究取得新进展
黄土塬是黄土高原最为宝贵的土地资源,由于其地势平坦,易于耕作,有着比黄土高原其他地区更为优越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董志塬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塬面,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被誉为陇东粮仓。
2024-12-13
地球环境研究所揭示汾渭平原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形成机制和对PM2.5增长速率的影响
地球环境研究所揭示汾渭平原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形成机制和对PM2.5增长速率的影响
汾渭平原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并列的三大重点区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对污染源的控制与治理,汾渭平原的大气污染从富含硫酸盐转变为富含硝酸盐。空气污染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为了
2024-12-09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