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生理学

河南农业大学在一区top期刊(IF=12.1、10.2)发表系列研究论文

Ad植物微生物 2025-02-14 23:59
文章摘要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安光辉教授团队在莴苣抽薹开花的遗传调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和《New Phytologist》上。研究通过正向遗传学方法克隆了两个关键基因LsBLH2和LsKN1,揭示了它们通过调控赤霉素的合成、代谢与响应影响莴苣抽薹的分子机制。这些发现不仅为莴苣耐抽薹种质的创制提供了理论支持,也对其他叶类蔬菜的育种和生产具有参考价值。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河南省科技厅的资助。
河南农业大学在一区top期刊(IF=12.1、10.2)发表系列研究论文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团队在Cell子刊(IF=11.5)发表研究成果,揭示小麦抗条锈病的分子“守护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团队在Cell子刊(IF=11.5)发表研究成果,揭示小麦抗条锈病的分子“守护者”
2025年2月1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康振生院士/张新梅副教授课题组在Developmental Cell 发表题为“TaANK-TPR1 enh ances wheat resista
2025-02-20
本科山东大学、发表两篇《Nature》、获“国家优青、杰青”,中科院研究员近三个月上演Nature Plants“帽子戏法”!
本科山东大学、发表两篇《Nature》、获“国家优青、杰青”,中科院研究员近三个月上演Nature Plants“帽子戏法”!
2025年2月2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鹏与王永飞团队合作完成的题为Cryo-EM structures of Arabidops
2025-02-20
南京农业大学钟山青年研究员第一作者在《PNAS》发表研究成果,揭示菌根共生新机制,助力作物高效吸氮!
南京农业大学钟山青年研究员第一作者在《PNAS》发表研究成果,揭示菌根共生新机制,助力作物高效吸氮!
作物高产优质通常依赖于大量施用氮肥,然而氮肥容易通过淋洗、径流、硝化-反硝化以及氨挥发等方式从土壤中流失。这种低效的氮肥利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还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和温
2025-02-19
河北大学本科毕业,“90后”教授第一作者上演《Cell》“帽子戏法”,近三个月内连发三篇Nature子刊,取得作物研究的重要进展
河北大学本科毕业,“90后”教授第一作者上演《Cell》“帽子戏法”,近三个月内连发三篇Nature子刊,取得作物研究的重要进展
2025年2月14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朱新广研究员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路铁刚研究员团队及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梁承志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25-02-18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