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锂离子溶剂化鞘的配体交换机制助力实现电解质多效平衡

能源学人 2025-02-15 10:49
文章摘要
本文研究了锂离子电池中电解质的配体交换机制,旨在解决电解质在体相性质与界面/间相性质之间的固有矛盾。研究团队通过使用LiDFOB作为添加剂,发现甲基乙基砜(EMS)体系具有最优性能,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EMS基电解质中的配体交换现象。这种配体交换不仅提高了离子传输动力学,还改善了界面化学,从而在不改变制造程序的情况下将商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25%。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非溶剂分子和强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的配体交换,可以作为一种通用工具,用于调整先进电解液的平衡性能,满足极端条件下金属离子电池应用的需求。
锂离子溶剂化鞘的配体交换机制助力实现电解质多效平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文献
Issue Editorial Masthead
DOI: 10.1021/aev008i003_189782010.1021/aev008i003_1897820 Pub Date : 2025-02-10
IF 5.4 3区 材料科学 Q2
Grain selection growth of soft metal in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DOI: 10.1016/j.joule.2025.101847 Pub Date : 2025-02-10
IF 39.8 1区 材料科学 Q1
Issue Publication Information
DOI: 10.1021/elv007i003_189876110.1021/elv007i003_1898761 Pub Date : 2025-02-11
IF 4.3 3区 材料科学 Q1
最新文章
锂离子溶剂化鞘的配体交换机制助力实现电解质多效平衡
锂离子溶剂化鞘的配体交换机制助力实现电解质多效平衡
【研究背景】锂离子电池(LIBs)是现代电子设备和电动车的核心,理想的锂离子电池应当具有高能量密度,出色的快充能力,宽温度范围的稳定运行以及高安全性。然而这些性能受限于电解质的“两难困境”:电解质既要
18小时前
老树开花:PC成膜功能再焕新彩
老树开花:PC成膜功能再焕新彩
【研究背景】碳酸乙烯酯(EC)是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电解质中最重要的成分,因为它在石墨界面生成稳定SEI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EC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即熔点较高和耐高电压性能较差,这阻碍了锂离子电池的进
18小时前
港城大支春义&中石大邢伟EES综述:水系电池中金属负极的腐蚀问题
港城大支春义&中石大邢伟EES综述:水系电池中金属负极的腐蚀问题
【研究背景】水系金属电池(AMB)直接采用金属作为负极(如Zn、Al、Mg等),不仅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在可穿戴、生物相容性等应用方面也具有优越性。阳极侧的电化学基于金属的可逆沉积-溶解,与将金属离子储
18小时前
Angew. Chem. Int. Ed.:通过扩展固溶行为缓解单晶LNMO中扩散诱发的晶间裂纹
Angew. Chem. Int. Ed.:通过扩展固溶行为缓解单晶LNMO中扩散诱发的晶间裂纹
【研究背景】尖晶石型锂镍锰氧化物(LiNi0.5Mn1.5O4,LNMO)因其较低成本和较高的工作电压成为有前景的阴极材料。尽管单晶LNMO(SC-LNMO)在充放电过程中不易出现晶间开裂,但仍然存在
18小时前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