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经典重读丨李学勤:《日月又戠》

出土文献 2025-02-23 10:30
文章摘要
本文回顾了李学勤先生关于殷墟甲骨卜辞中“日有戠”和“月有戠”的研究,探讨了这些记录是否代表日食或月食的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郭沫若先生最初提出“日有戠”为日食的观点,随后讨论了多位学者对此的不同见解和研究成果。特别是伊藤道治和裘锡圭先生的研究,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戠”字的用法和意义。文章还详细分析了多个甲骨卜辞实例,探讨了“日有戠”和“月有戠”在不同卜辞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可能的含义。最终,文章倾向于认为这些记录确实反映了古代的日食和月食现象,并指出这些现象在殷商时期被视为重要的自然现象,常伴随着隆重的祭祀活动。
经典重读丨李学勤:《日月又戠》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经典重读丨李学勤:《日月又戠》
经典重读丨李学勤:《日月又戠》
编者按“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清华大学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新时期以来,学校尤其致力于人文学科的溯源与重建。王国维、李学勤二位先生,恰好是前后两个时期清华大学人文学科辉煌成就的代表人
15小时前
经典重读丨李学勤:夏商周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任务
经典重读丨李学勤:夏商周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任务
编者按“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清华大学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新时期以来,学校尤其致力于人文学科的溯源与重建。王国维、李学勤二位先生,恰好是前后两个时期清华大学人文学科辉煌成就的代表人
2025-02-16
经典重读丨李学勤:《比较考古随笔》(二十)中、日、英三国出土木简
经典重读丨李学勤:《比较考古随笔》(二十)中、日、英三国出土木简
编者按“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清华大学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新时期以来,学校尤其致力于人文学科的溯源与重建。王国维、李学勤二位先生,恰好是前后两个时期清华大学人文学科辉煌成就的代表人
2025-02-09
经典重读丨李学勤:《比较考古学随笔》(十九)“片云戚”的故事
经典重读丨李学勤:《比较考古学随笔》(十九)“片云戚”的故事
编者按“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清华大学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新时期以来,学校尤其致力于人文学科的溯源与重建。王国维、李学勤二位先生,恰好是前后两个时期清华大学人文学科辉煌成就的代表人
2025-02-02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