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文献解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植物免疫团队解析小麦串联激酶免疫新机制

农业科学微平台 2025-03-28 16:56
文章摘要
本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刘志勇研究员团队发表在Science上,揭示了小麦中串联激酶WTK3与非典型NLR蛋白WTN1协同识别病原菌效应蛋白并激发免疫反应的新机制。该研究突破了领域内对串联激酶作用机制的认识,填补了植物串联激酶免疫调控途径的空白,为作物广谱多抗品种精准设计奠定了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通过多种实验方法发现,WTK3的两个功能模块分别负责识别病原菌效应蛋白和衔接WTN1,形成防御复合物激活免疫反应。此外,该基因资源已成功导入高产小麦品种,为解决我国小麦主产区缺乏广谱抗白粉病基因资源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持。
文献解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植物免疫团队解析小麦串联激酶免疫新机制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中国农业科学|河南省农科院张改平院士团队综述自噬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河南省农科院张改平院士团队综述自噬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是一种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动脉炎病毒。PRRSV感染猪后
23小时前
JIA 4月优先上线文章(二)
JIA 4月优先上线文章(二)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IA)4月优先上线文章(二)点击文章题目查看ScienceDirect平台全文1Mapping an
23小时前
JIA|紫斑牡丹PrDA1-1与其互作蛋白PrTCP1/PrTCP9通过调控种子重量和数量影响产量
JIA|紫斑牡丹PrDA1-1与其互作蛋白PrTCP1/PrTCP9通过调控种子重量和数量影响产量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为我国特有的多年生木本药用、观赏植物,具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近年来发现牡丹种子出油率高,且牡丹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UFAs)超过90%,其中α-亚
2025-04-08
文献解读|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院士团队研究发现9311型OsNAR2.2基因提升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
文献解读|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院士团队研究发现9311型OsNAR2.2基因提升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院士团队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9311 allele of OsNAR2.2 enhances nitrate transpor
2025-04-08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