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R. Chao's Fāngyīn diàochá biǎogé and Its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Dialect Research Methodology

IF 0.2 3区 文学 0 ASIAN STUDI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Pub Date : 2024-07-01 DOI:10.1353/jcl.2017.a933422
Richard Simmons
{"title":"Y. R. Chao's Fāngyīn diàochá biǎogé and Its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Dialect Research Methodology","authors":"Richard Simmons","doi":"10.1353/jcl.2017.a933422","DOIUrl":null,"url":null,"abstract":"在完成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現代吳語的研究》兩年之後,趙元任於1930年出版了《方音調查表格》。該表格的完成,無疑源自實地調查的寶貴經驗,因而有意付梓,供全國各地方言調查使用。例如,在湖北進行田野調查時——其成果正是趙元任與丁聲樹、楊時逢、吳宗濟、董同龢一同編纂的《湖北方言調查報告》——趙元任和助手們便一定使用了這一表格。可以說,該表格歷來都是漢語方言調查不可或缺的基礎工具,即《方言調查字表》的範本和靈感來源。“表格”和“字表”均採用了《切韻》(成書於601年)的語音系統,因此被認為代表了中古音系。近年來,趙元任先生的學生羅傑瑞(Jerry Norman)在去世之前提出了一個與現代漢語方言的《切韻》來源說不同的新概念。他認為,漢語方言歷史上存在兩個主要的發展階段:一個是早期漢語(Early Chinese)階段,該階段在中古漢語之前,包含閩方言的祖先語言;另一個則是其後的一個階段,即漢語方言通音(Common Dialectal Chinese / CDC),該階段代表那些僅見於除閩語以外其他主流漢語方言的語音變化。本研究對“表格”和“通音”的語音系統進行了比較,力求揭示兩位學者對漢語方言音系的各自理解,並探討兩大系統在領域內的適用性。我們發現,兩者都深受歷史因素的影響,且都假定了祖先語言形式,以揭示方言間的歷時關係。其中,區分二者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如何處理聲母的齒唇化。可以看到,“表格”呈現的是齒唇化之前的語音階段,齒唇化在主流漢語方言中廣泛存在,但在閩方言中卻沒有發生。相較之下,齒唇化在“通音”所代表的漢語階段中,卻是一個重要的特徵。因此,這一特徵便成為了由漢至宋,漢語方言在演變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分水嶺式變化的例證。而正是這些變化,塑造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漢語方言形態及其多樣性,而它們也反映在羅傑瑞的“早期漢語”和“漢語方言通音”的差異中。","PeriodicalId":44675,"journal":{"name":"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volume":null,"pages":null},"PeriodicalIF":0.2000,"publicationDate":"2024-07-01","publicationTypes":"Journal Article","fieldsOfStudy":null,"isOpenAccess":false,"openAccessPdf":"","citationCount":"0","resultStr":null,"platform":"Semanticscholar","paperid":null,"PeriodicalName":"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FirstCategoryId":"98","ListUrlMain":"https://doi.org/10.1353/jcl.2017.a933422","RegionNum":3,"RegionCategory":"文学","ArticlePicture":[],"TitleCN":null,"AbstractTextCN":null,"PMCID":null,"EPubDate":"","PubModel":"","JCR":"0","JCRName":"ASIAN STUDIES","Score":null,"Total":0}
引用次数: 0

Abstract

在完成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現代吳語的研究》兩年之後,趙元任於1930年出版了《方音調查表格》。該表格的完成,無疑源自實地調查的寶貴經驗,因而有意付梓,供全國各地方言調查使用。例如,在湖北進行田野調查時——其成果正是趙元任與丁聲樹、楊時逢、吳宗濟、董同龢一同編纂的《湖北方言調查報告》——趙元任和助手們便一定使用了這一表格。可以說,該表格歷來都是漢語方言調查不可或缺的基礎工具,即《方言調查字表》的範本和靈感來源。“表格”和“字表”均採用了《切韻》(成書於601年)的語音系統,因此被認為代表了中古音系。近年來,趙元任先生的學生羅傑瑞(Jerry Norman)在去世之前提出了一個與現代漢語方言的《切韻》來源說不同的新概念。他認為,漢語方言歷史上存在兩個主要的發展階段:一個是早期漢語(Early Chinese)階段,該階段在中古漢語之前,包含閩方言的祖先語言;另一個則是其後的一個階段,即漢語方言通音(Common Dialectal Chinese / CDC),該階段代表那些僅見於除閩語以外其他主流漢語方言的語音變化。本研究對“表格”和“通音”的語音系統進行了比較,力求揭示兩位學者對漢語方言音系的各自理解,並探討兩大系統在領域內的適用性。我們發現,兩者都深受歷史因素的影響,且都假定了祖先語言形式,以揭示方言間的歷時關係。其中,區分二者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如何處理聲母的齒唇化。可以看到,“表格”呈現的是齒唇化之前的語音階段,齒唇化在主流漢語方言中廣泛存在,但在閩方言中卻沒有發生。相較之下,齒唇化在“通音”所代表的漢語階段中,卻是一個重要的特徵。因此,這一特徵便成為了由漢至宋,漢語方言在演變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分水嶺式變化的例證。而正是這些變化,塑造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漢語方言形態及其多樣性,而它們也反映在羅傑瑞的“早期漢語”和“漢語方言通音”的差異中。
查看原文
分享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复制链接
本刊更多论文
Y.晁衡的 Fāngyīn diàochá biǎogé 及其在汉语方言研究方法演变中的作用
在完成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現代吳語的研究》兩年之後,趙元任於1930年出版了《方音調查表格》。該表格的完成,無疑源自實地調查的寶貴經驗,因而有意付梓,供全國各地方言調查使用。例如,在湖北進行田野調查時——其成果正是趙元任與丁聲樹、楊時逢、吳宗濟、董同龢一同編纂的《湖北方言調查報告》——趙元任和助手們便一定使用了這一表格。可以說,該表格歷來都是漢語方言調查不可或缺的基礎工具,即《方言調查字表》的範本和靈感來源。“表格”和“字表”均採用了《切韻》(成書於601年)的語音系統,因此被認為代表了中古音系。近年來,趙元任先生的學生羅傑瑞(Jerry Norman)在去世之前提出了一個與現代漢語方言的《切韻》來源說不同的新概念。他認為,漢語方言歷史上存在兩個主要的發展階段:一個是早期漢語(Early Chinese)階段,該階段在中古漢語之前,包含閩方言的祖先語言;另一個則是其後的一個階段,即漢語方言通音(Common Dialectal Chinese / CDC),該階段代表那些僅見於除閩語以外其他主流漢語方言的語音變化。本研究對“表格”和“通音”的語音系統進行了比較,力求揭示兩位學者對漢語方言音系的各自理解,並探討兩大系統在領域內的適用性。我們發現,兩者都深受歷史因素的影響,且都假定了祖先語言形式,以揭示方言間的歷時關係。其中,區分二者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如何處理聲母的齒唇化。可以看到,“表格”呈現的是齒唇化之前的語音階段,齒唇化在主流漢語方言中廣泛存在,但在閩方言中卻沒有發生。相較之下,齒唇化在“通音”所代表的漢語階段中,卻是一個重要的特徵。因此,這一特徵便成為了由漢至宋,漢語方言在演變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分水嶺式變化的例證。而正是這些變化,塑造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漢語方言形態及其多樣性,而它們也反映在羅傑瑞的“早期漢語”和“漢語方言通音”的差異中。
本文章由计算机程序翻译,如有差异,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求助全文
约1分钟内获得全文 去求助
来源期刊
CiteScore
0.40
自引率
0.00%
发文量
34
期刊介绍: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JCL) is an academic journal, which comprises research content from both gener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inguistics. It is edited by a distinguished editorial board of international expertise. There are two publication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JCL) and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JCLMS).
期刊最新文献
The origin of the adjectival and adverbial mulaolao in Wu Chinese From analogies to negativity: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stance expression of subjective counterfactual ruguo sentence. (In Chinese) Word Frequency Modulates the Selection of Semantic Access Pathways of Spoken Words in the Second Language The Resumptive View of the Cantonese Dummy keoi5 Revisited Acoustic Patterns in Hong Kong Cantonese Hesitation Markers: Vowel Quality and Omnisyllabic Tone
×
引用
GB/T 7714-2015
复制
MLA
复制
APA
复制
导出至
BibTeX EndNote RefMan NoteFirst NoteExpress
×
×
提示
您的信息不完整,为了账户安全,请先补充。
现在去补充
×
提示
您因"违规操作"
具体请查看互助需知
我知道了
×
提示
现在去查看 取消
×
提示
确定
0
微信
客服QQ
Book学术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反馈
×
意见反馈
请填写您的意见或建议
请填写您的手机或邮箱
已复制链接
已复制链接
快去分享给好友吧!
我知道了
×
扫码分享
扫码分享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