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未曾发现的准转化反应:低电压条件下的氧损失与电池性能退化的隐秘机制

能源学人 2025-01-18 09:26
文章摘要
本文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在低电压条件下的氧损失机制,揭示了层状锂钛金属氧化物在商用电解质“安全”电位窗口内的还原诱导表面氧损耗机制。研究发现,NMC阴极在放电接近结束时,电位低于3.0 V的颗粒表面发生降解,导致氧损失和化学计量变化。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发现LiTMO2在特定条件下经历类似于准转换反应的过程,该反应在2.0-3.0 V电位范围内尤为显著。研究强调了精确设定放电截止电压的必要性,尤其在2.0-3.0 V范围内,碳酸盐电解质的电容量和电化学稳定性较低,长期被忽视的这一问题可能是电池降解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为延长电池寿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未曾发现的准转化反应:低电压条件下的氧损失与电池性能退化的隐秘机制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文献
Issue Editorial Masthead
DOI: 10.1021/aev008i007_192326610.1021/aev008i007_1923266 Pub Date : 2025-04-14
IF 5.4 3区 材料科学 Q2
Issue Publication Information
DOI: 10.1021/elv007i008_192661110.1021/elv007i008_1926611 Pub Date : 2025-04-22
IF 4.3 3区 材料科学 Q1
最新文章
中南大学常智教授、南京大学周豪慎教授最新Nat. Commun.:MOF玻璃层保护高压正极材料助力长循环高稳定锂金属电池
中南大学常智教授、南京大学周豪慎教授最新Nat. Commun.:MOF玻璃层保护高压正极材料助力长循环高稳定锂金属电池
【研究背景】便携式电子产品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以及充电速度快的可充电电池。高比容量和高工作电压的正极材料对于构建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电池至关重要。然而,此类正
12小时前
哈工大郑州研究院/IREC孙卿ACS Nano:锂电硅氧负极的晶体组织调控
哈工大郑州研究院/IREC孙卿ACS Nano:锂电硅氧负极的晶体组织调控
第一作者:李静,曾桂芳通讯作者:孙卿*【内容介绍】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电子设备需求激增,开发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成为迫切需求。SiOx负极具有高达2100 mAh g-1的理论容量,但其面临严
12小时前
山东大学AFM:焦耳加热调控 MoxC 相界面实现锌碘电池碘高效转化
山东大学AFM:焦耳加热调控 MoxC 相界面实现锌碘电池碘高效转化
通讯作者:张进涛单位:山东大学【研究背景】锌-碘电池凭借其丰富的原料资源(海水中碘含量达55 μg L−1)、高放电平台(1.3 V vs Zn/Zn2+)和高理论容量(211 mAh g−1)等优点
12小时前
科学家让机器人自己做实验!水系锂电也能“自动进化”?
科学家让机器人自己做实验!水系锂电也能“自动进化”?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与高安全性储能系统的迫切需求,水系锂离子电池因其本征的安全性和较低成本,逐渐成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候选。然而,与传统有机电解液系统相比,水作为溶剂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仅为约
12小时前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