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农林

河流N2O可持续减排:建基线,定主因,找策略 | NSR论文

生态与地理速报 2025-02-08 12:05
文章摘要
本文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籍国东教授课题组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研究了全球河流N2O排放的可持续管理。研究发现,自然河流普遍存在由硝酸盐决定的N2O排放基线,而人类活动如农业和城市污染导致这些基线整体上移,并形成排放热点。研究通过分析全球3047个河流的N2O排放数据,发现控制氨氮和有机污染可以有效消除这些热点,而降低硝酸盐水平则是长期挑战。研究结果为全球河流N2O的可持续减排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工程管理策略。
河流N2O可持续减排:建基线,定主因,找策略 | NSR论文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文献
An eco-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the context of One Health
DOI: 10.1016/j.isci.2024.111534 Pub Date : 2025-01-17
IF 4.6 2区 综合性期刊 Q1
US-China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I: 10.1093/nsr/nwaf001 Pub Date : 2025-01-20 Date: 2025/1/1 0:00:00
IF 16.3 1区 综合性期刊 Q1
最新文章
河流N2O可持续减排:建基线,定主因,找策略 | NSR论文
河流N2O可持续减排:建基线,定主因,找策略 | NSR论文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对臭氧层具有强破坏性。在IPCC的温室气体管理框架下,N2O被认为是农业活动导致的间接排放。因此,河流N2O通量被假设随硝酸盐负荷以一个固定的排放因子EF5r (0
10小时前
亚热带典型小流域稻田周丛生物中微生物来源和群落构建机制取得进展
亚热带典型小流域稻田周丛生物中微生物来源和群落构建机制取得进展
稻田周丛生物是生长于稻田土壤表面的微生物聚集体,主要由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等组成,在氮磷养分循环过程,特别是在面源污染中起重要作用。明确稻田周丛生物中微生物来源及群落构建过程,可以为调控稻田周丛
2025-02-06
重磅!农业农村部发表Nature正刊论文
重磅!农业农村部发表Nature正刊论文
地球深处,没有阳光也没有氧气,微生物却在这种极端环境中顽强生存,默默推动着地球碳素循环,并持续产生甲烷这种绿色能源。此前研究发现,在地下深部生物圈,广泛分布着“吃”甲醇产甲烷的古菌。但是,他们赖以生存
2025-02-05
打破校史!首篇《Nature》正刊论文!庾强教授联合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19家单位的科研人员最新科研成果!
打破校史!首篇《Nature》正刊论文!庾强教授联合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19家单位的科研人员最新科研成果!
2025年1月29日,北京林业大学庾强教授联合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3个国家19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Contrasting drought sensitivity of Eur
2025-02-05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