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探索生命奥秘,解锁分子互作新篇章——特色植物原位杂交技术引领科研创新

新青年植物学家 2025-02-11 00:08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河南勤耕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生物分子互作和植物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技术和服务。公司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免疫共沉淀技术等多种核心技术,深入解析生物分子间的互作机制,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特别地,公司在植物原位杂交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能够在大植物组织中进行原位杂交检测,为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此外,公司还提供从课题设计到实验实施的全方位科研服务,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探索生命奥秘,解锁分子互作新篇章——特色植物原位杂交技术引领科研创新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生一作在国际著名期刊(IF=16.5)发表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生一作在国际著名期刊(IF=16.5)发表研究成果!
多倍化是植物演化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在物种形成、环境适应、表型可塑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多倍化也是植物进化和育种应用的重要机制,对物种遗传组成和习性有深远的影响,如基因剂量效应、减数分裂行为改变等。现今
2025-02-12
刚刚,我国植物科学领域再发Cell!附院士点评!
刚刚,我国植物科学领域再发Cell!附院士点评!
寄生植物对作物的危害由来已久,其中尤以列当科-独脚金属(Striga spp.)和列当属(Orobanche spp.)寄生植物危害最为严重。独脚金主要危害高粱、玉米及谷子等单子叶作物,而列当则主要危
2025-02-12
又一篇!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IF=16.5)发表研究成果!揭示植物残体自然腐解的“分解者-剥削者”互作模型
又一篇!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IF=16.5)发表研究成果!揭示植物残体自然腐解的“分解者-剥削者”互作模型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沈其荣院士团队张瑞福教授课题组在Genome Biology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A novel decomposer-exploiter interaction frame
2025-02-12
祝贺!华中农业大学4位博士生!
祝贺!华中农业大学4位博士生!
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公布了2024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入选者名单,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王丽慧、胡哲辉、宋立志及王红星四位博士研究生凭借他们的卓越研究成果成功入选本次专项计划。在
2025-02-12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