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农林

东北地理所在利用灌溉方式提高大麦低温抗性方面取得进展

生态与地理速报 2025-02-11 17:44
文章摘要
本文由东北地理所作物生理与栽培学科组研究,探讨了不同灌溉方式对大麦低温胁迫的响应过程。研究利用酶组学、代谢组、转录组和微生物组技术,发现分根区干旱灌溉能显著提高大麦在低温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Fv/Fm,同时降低相对电导率。此外,该灌溉方式增强了大麦根系的抗氧化系统,促进了根中谷胱甘肽和9-十八烯酰胺的积累,并通过募集核心微生物Sphingobium和Mortierella进一步增强植物低温抗性。这些发现为灌溉管理提高作物抗逆性提供了新的见解,对作物的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地理所在利用灌溉方式提高大麦低温抗性方面取得进展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东北地理所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发表空间微生物组评述论文
东北地理所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发表空间微生物组评述论文
微生物在微观尺度上彼此之间以及与它们的多细胞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空间模式。以往的技术,包括16S/18S/ITS扩增子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缺乏同时研究宿主与其众多定殖微生物之间空间相互作用
13小时前
东北地理所在利用灌溉方式提高大麦低温抗性方面取得进展
东北地理所在利用灌溉方式提高大麦低温抗性方面取得进展
低温导致作物植株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限制光合碳同化能力,对作物生产造成极大影响。根际微生物通过代谢调节、细菌细胞外多糖产生、抗氧化防御和促进根系生长等方式帮助作物应对环境胁迫。分根区干旱灌溉已被广泛用于
13小时前
SBB | 南京农业大学邹建文教授团队:土壤自养硝化及相关N2O排放的模式和驱动因素
SBB | 南京农业大学邹建文教授团队:土壤自养硝化及相关N2O排放的模式和驱动因素
近期,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农业农村部东南沿海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邹建文教授团队在土壤学领域顶级期刊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发表了题为“Patterns
19小时前
2篇好文!东北地理所在计划火烧影响下多年冻土区泥炭地关键元素循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篇好文!东北地理所在计划火烧影响下多年冻土区泥炭地关键元素循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正在增加泥炭地野火的频率,严重威胁多年冻土区泥炭地的碳库。大兴安岭冻土泥炭地是我国唯一的高纬度多年冻土泥炭地,位于全球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的最南端,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该地区泥炭地
2025-02-10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