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 傅稻镰 | 不爱远航的稻农:中国沿海早期生业经济传统与海洋取向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2025-02-24 18:34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稻作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人口增长和社会复杂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江下游地区的稻农主要依赖内陆湿地资源,而非海洋资源,水稻的高产量支持了当地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密集聚居。稻作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如良渚文化的出现。文章还指出,稻作农业并未显著推动人群的向外迁徙,反而是低强度的旱稻和小米类农业更可能促进人口的扩散。通过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比较,文章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农业系统对人口增长和迁徙的不同影响。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