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命科学

“3D通道迷宫”,中国科学院团队提出药物缓控释放新机制

学术经纬 2024-12-26 08:05
文章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张继稳团队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上发表研究,提出了一种名为“3D通道迷宫”的药物缓控释放新机制。该研究通过同步辐射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茶碱微丸缓释片进行3D成像,分析了缓释片的结构及其在释药过程中的内部变化。研究发现,茶碱微丸缓释片由茶碱单微丸、缓冲保护层和基质层组成,其中基质层和核心区域在不同释放阶段起主导作用。在速释阶段,药片外围的基质层迅速溶出,而核心区域保持不溶;在控释阶段,微丸溶解形成细小的出口和通道,药物分子通过曲折的孔隙通道缓慢释放。这种“3D通道迷宫”机制通过延迟药物分子从缓释片核心区域逃逸的时间,实现了药物的控释效果,为药物缓控释放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3D通道迷宫”,中国科学院团队提出药物缓控释放新机制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史诗级学术骗局!一博士狂编 200 多篇论文,被揭发后畏罪自杀....
史诗级学术骗局!一博士狂编 200 多篇论文,被揭发后畏罪自杀....
一博士狂编200多篇论文,被揭发后畏罪自杀,可他造成的撤稿影响直至今日还在继续,更有人称其的造假为科学史上最大的学术骗局之一。狂编200多篇论文发表,这个博士有点狠在著名学术打假网站 Retracti
9小时前
Neuron | 上海科技大学钟桂生/赵思蒙合作破译耳聋基因增强子,提出一种高效的耳聋基因治疗新策略
Neuron | 上海科技大学钟桂生/赵思蒙合作破译耳聋基因增强子,提出一种高效的耳聋基因治疗新策略
iNature遗传性听力损失约占先天性耳聋的60%。尽管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基因治疗显示出治疗遗传性听力损伤的巨大潜力,但仍存在关于AAV载体的特异性和安全性的重大问题。耳蜗的复杂性质进一步增加
9小时前
Dev Cell | 左建儒/郭红艳合作发现一氧化氮调控气孔发育的新机制
Dev Cell | 左建儒/郭红艳合作发现一氧化氮调控气孔发育的新机制
iNature在植物中,气生表皮上的气孔在各种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气体交换、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免疫。气孔的发育分别受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和一氧化氮(NO)的负性和正性控制。然
9小时前
多组学联合分析|系统学习单细胞多组学、空间转录组和代谢、蛋白、肠道、转录组、网药等多组学联合分析学习会4月26日开始
多组学联合分析|系统学习单细胞多组学、空间转录组和代谢、蛋白、肠道、转录组、网药等多组学联合分析学习会4月26日开始
课程一:系统学习单细胞多组学、空间转录组和机器学习单细胞分析应用线上会议课程二:系统学习代谢、蛋白、肠道、转录组、网药和人工智能辅助多组学联合分析课程一:单细胞多组学、空间转录组和机器学习课程单细胞生
9小时前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