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Cell子刊!重庆大学李正国课题组揭示番茄果实角质层形成的关键模块及其分子机制

溪远讲植物科学 2025-02-06 11:04
文章摘要
本研究由重庆大学李正国课题组在Cell Reports上发表,探讨了番茄果实角质层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背景指出,角质层作为果实最外层的保护屏障,对果实的采后贮藏和抗病性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研究目的旨在揭示调控角质层形成的关键基因及其相互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团队鉴定出SlGRAS9、SlZHD17和SlMBP3等关键调控因子,并发现它们通过协同和拮抗的方式调控角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结论表明,SlGRAS9-SlZHD17-SlMBP3-SlMIXTA-like模块通过转录级联或蛋白互作共同调控番茄果实角质的形成。这一发现不仅增进了对番茄果实角质层形成机制的理解,还为番茄及其他园艺作物的耐贮品种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遗传位点。
Cell子刊!重庆大学李正国课题组揭示番茄果实角质层形成的关键模块及其分子机制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文章
探索生命奥秘,解锁分子互作新篇章——特色植物原位杂交技术引领科研创新
探索生命奥秘,解锁分子互作新篇章——特色植物原位杂交技术引领科研创新
在生命的宏伟乐章中,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犹如编织这一复杂旋律的基础音符。从“核酸-核酸”的微妙对话,到“核酸-蛋白”的精密调控,再到“蛋白-蛋白”的紧密协作,这些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基
23小时前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共一作者在Nature子刊发文揭示作物产量提升的关键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共一作者在Nature子刊发文揭示作物产量提升的关键机制!
简报2025年1月,南京农业大学丁艳锋教授团队、李姗教授团队联合研究发现,籼稻与粳稻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不同反应可能与DNR1基因的亚种变异有关。研究表明,拥有籼稻型DNR1基因的水稻品种在面对CO
2025-02-10
福建农林大学许卫锋课题组在植物科学一区Top期刊(IF=11.2)发文揭示剪接辅助因子OsU2AF35a提高水稻耐热性的分子机制
福建农林大学许卫锋课题组在植物科学一区Top期刊(IF=11.2)发文揭示剪接辅助因子OsU2AF35a提高水稻耐热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杂志在线发表了由福建农林大学许卫锋课题组及其合作者撰写的“The splicing auxiliary factor OsU2AF35a e
2025-02-09
痛惜!我国农学领域著名教授逝世!
痛惜!我国农学领域著名教授逝世!
2025年1月23日17时30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第九届福建省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九三学社福建省第四、第五
2025-02-09
Book学术官方微信
Book学术文献互助
Book学术文献互助群
群 号:481959085
Book学术
文献互助 智能选刊 最新文献 互助须知 联系我们:info@booksci.cn
Book学术提供免费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方便国内外学者检索中英文文献。致力于提供最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Copyright © 2023 Book学术 All rights reserved.
ghs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870号 京ICP备2023020795号-1